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协会介绍 >>名家谈食 >> 史军——为何小米成为春秋战国的北方主粮
详细内容

史军——为何小米成为春秋战国的北方主粮

时间:2022-06-27     【转载】   来自:《中国烹饪》杂志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了,以开阡陌、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为核心的变法事件影响了接下来两千多年中国的走向。

1656295484468775.jpg


从春秋末期开始,铁制农具出现在农田之中。到战国中期,铁制农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推广以及畜力工具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单个小家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元。因为在翻动田土的时候,不再需要之前三人排成排来翻整土地。商鞅变法还规定,“民有二男以上而不分异者,倍其赋”,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模式。通过赋税规则,迫使大家庭拆分成小家庭。自此之后,“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田”就成为古代中国标准的农业生产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变化是围绕一种作物展开的, 那就是小米。


要不要磨面

在春秋战国时期,小米(粟)开始接替大黄米(黍)。除了因为小米能够适应黄河中下游区域的气候环境,同时具有不错的产量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米容易吃。千万别小看“容易吃”这个特性,容易进食会直接影响人类获取能量的效率,继而影响一种农作物的命运。在植物性食物当中,淀粉毫无疑问是一种优良的能量供给体,但是从植物性食物当中获取能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从植物体当中有效获取淀粉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到今天,生活在中国西南区域的朋友还会从一种叫桄榔的植物中提取淀粉。把这种高大的棕榈科植物砍倒,取出里面的黄色髓心,再把这些髓心切成小段,用石臼舂烂,用石磨细细磨成粉,把这些粉末混合在大量清水中过滤去除杂质,筛出的桄榔树心粉放入布袋反复洗涤,这时,其中的淀粉就会从布袋网眼渗出,经过沉淀,我们就得到新鲜的淀粉了。把这些湿淀粉晒干成块并粉碎之后,就可以当作食用淀粉储存了。

相对来说,从植物的籽粒当中获得淀粉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比如说,小麦的果皮和种皮紧紧地包裹着自己的胚乳,即便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这个外皮也不会打开,这就大大限制了小麦的推广。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麦已经传入中国,但是一直都没有被大规模推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缺乏适当的加工技术,石磨这种重要的工具还没有出现。

小米的一大优势在于没有小麦那样坚硬的果皮,烹煮之后变成口感不错的饭食。就这点而言,小米已经完胜了。


淀粉大不同

即便是获得了淀粉,要想人体有效吸收,仍然面临挑战。因为植物籽粒中结晶状态下的淀粉并不容易消化。同样都是淀粉,结晶和不结晶的怎么就不一样了?因为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的物质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只有液态的水才是生命所需要的状态,如果水在低温下变成冰,生物的生理活动就被打断了。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不是撒哈拉沙漠,而是南极点,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水都是冰,生物根本无法利用这些水资源。

好了,我们再说回淀粉。淀粉是一种特殊的糖类物质,虽然没有像蔗糖和葡萄糖那样甜蜜的滋味,但作为能量储备,淀粉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不容易腐坏,适合长时间储存,帮助种子撑过困难的时间。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储备能力,植物体内的淀粉都是以结晶状态存在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储存量,也给动物摄取能量制造了障碍。

靠牙齿来解决问题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毕竟更多的咀嚼时间就意味着降低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获取效率,这样会影响对大脑的能量供给。

要想吸收淀粉中的营养,就需要让淀粉结晶伸展开来,特别是让支链淀粉伸展开来。淀粉晶体在高温下会跟水拉近关系,变成黏糊糊的一团,这个过程叫作淀粉的糊化。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这可事关其消化率。

虽说所有淀粉都是由很多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但是样子却不一样,有的就像一条丝线,平平顺顺,这样的淀粉叫作直链淀粉;而有的淀粉则像大树一样,枝枝杈杈非常多,这样的淀粉叫作支链淀粉。树枝一样的支链淀粉容易跟水分子搅和在一起, 显得黏糊糊的。

人体对淀粉的消化过程与大多数朋友想象得不一样,并不是像粉碎机那样粉碎食物,把淀粉安妥地变成葡萄糖分子,而是更像从珍珠项链上取下珍珠,只能从有端点的地方开始取。那么淀粉糊化的过程就是暴露“端点”的过程。淀粉的端点越多,消化起来就越容易。支链淀粉要比直链淀粉更容易消化,而直链淀粉不仅仅自身较难消化,还会与支链淀粉结合形成结晶,影响后者的消化率。

在加热米粒的过程中,直链淀粉伸展开来,暴露出支链淀粉,让淀粉食物处于好消化的状态。当温度下降的时候,很多直链淀粉就要跟水分子说再见,再一次回到结晶的状态,就好像大米还是生的一样,于是人们给这种现象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一回生。 那些放在冰箱里冷藏过的大米饭硬硬的,就是因为回生了。

还有一些淀粉比较过分,在食物中总是处于结晶状态,动物的消化系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在营养学上,这样的淀粉被称为“抗性淀粉”。当然,抗性淀粉含量在烹调前后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刚煮熟的土豆中含有的抗性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4%左右,但是在冷却之后,这个比率会上升到20%。这就是吃冷饭容易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

不管如何,粮食烹饪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随之被打开的能量宝库又进步促进了人口增长、同时也推动了大工程的出现。最终带来了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凝聚力。


水利工程背后的凝聚力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水利工程建设始终捆绑在一起,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就开始了。这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植物需要的水分并不是平均分配在生长期内的每一天,而是有着明显的用水高峰。比如说,在播种期、分蘖期、小花分化期和灌浆期都需要大量水分。在我国华北平原,播种期通常是在9月中旬到10肿旬,分蘖期在越冬之前,小花分化期在3中旬到4肿旬,灌浆期在4月下旬到6月初,其中以灌浆期的需水量最大。

问题来了,这几个时间段恰是黄河流城降水偏少的时间段。这对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就只能靠人类来解决了。

最初中原文明的起始区域集中在黄河支流的“三河”反域,即位于汾河和谏河下游的河东,位于伊河和洛河流域的河内,以及位于济水上游的河南。通过有规划地修建道溉水渠,有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从商周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在这些区域修建引水灌溉系统,形成了浍、洫、沟、遂、畎等不同等级的渠道,相当于今天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

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在黄河干流区域安营扎寨呢?答案很简单,黄河进入平原地区之后,流速变缓,混在河水中的泥沙会沉降堆积,河床不断抬高。在形成肥沃农田的同时,黄河就成了最容易泛滥的河流。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故民间有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的说法。在享受黄河带来富足的同时,中国人也-直与黄河带来的水患角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修建疏浚工程,还是加固堤岸工程,都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来完成。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长江和准河流域。这里的水资源是充裕的,日照充足,可以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求。因而在宋朝之后,这里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供给基地,“湖广熟,天下足”成为名句流传。然而,长江中下游和准河流域又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水稻种植和生长的时间恰逢长江和准河流域的汛期,而水稻生长的环境恰恰是特别容易被洪水侵袭的湿地环境。兴修水利工程就成为中国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今天,我们站在都江堰的堰头,还能依稀感受到当年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时候的盛况。都江堰的主要分水工程是鱼嘴,目前长80米、最宽处39.1米、高6.6米。鱼嘴堤坝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刚堤,内堤长650米,外堤长900米。加上宝瓶口和飞沙堰的工程,在没有大型机械,甚至缺乏金属工具的战国时期,修建都江堰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修建都江堰的5年时间里,究竟消托了多少人力物力?我们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但是,从后来的修绪维护数据中仍然可见一斑。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这仅仅是当时每年维护都江堰的劳动力数量。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没有足够的向心力,都江堰这个让成都平原变身天府之国的工程是万万没有机会建成的。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西南山地的哈尼族梯田。在这里,山坡被农夫变成了梯田,那些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流注入了那些宛如明镜挂在山腰上的梯田中,秋季收获的稻穗滋养了这里的文明。毫无疑问,这样的梯田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来完成,而每个参与梯田建设的农夫,又会从这样的集体协作中收获希望。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人选择了小米和水稻,小米和水稻也选择了中国人。正是因为种植粮食作物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国人选择了聚居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大规模的协作关系。



作者简介

1656295295149587.jpg

史 军  植物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前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世界》杂志前副主编。著有《大嚼科学.大豆的N种死法》《花与叶的生存游戏》《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等。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烹饪》杂志)

责任编辑:杜健陶

校对:章益新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