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协会介绍 >>名家谈食 >> 沈嘉禄——冰醉小龙虾
详细内容

沈嘉禄——冰醉小龙虾

对于吃货而言,一年有五个季节。亘古不变的春夏秋冬中间,有滋有味地嵌着一个边界模糊的“小龙虾季”。

1656554679873082.png


百变小龙虾

从榴花盛开的五月份开吃,有冰啤酒撑腰,可以一口气吃到桂子飘香的金秋十月。这段时间内,任你东山枇杷、扬中河豚、端午粽子、高邮咸蛋、吴淞鮰鱼、余姚杨梅、龙华蜜桃、三林浜瓜、阳澄湖六月黄旋踵而至,小龙虾依旧不慌不忙地显现膀大腰圆的身段。

尤其是在最最难耐的梅雨季节,唯一能治愈灵魂的,便是在大排档喝喝冰啤酒、剥剥小龙虾、传传八卦段子。即便淫雨在彩条凉棚边缘淅淅沥沥地织成水帘洞一般,此时也像默片时代的一幕,耐人寻味。

梅雨一停,小龙虾的生命周期渐入佳境,肉头紧实而有弹性,头部的“黄”也开始凝结。将其头盖一揭,用无比灵活的舌尖将虾“黄”一吮,幸福指数瞬间爆表!进入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七八月份,小龙虾皮壳通红,螯钳硬扎,肉质鲜美,弹性充足,即使厨师水平搭僵(上海话,指差劲、蹩脚的意思),其味也一样甘美无比。

等到秋风起、蟹脚痒,小龙虾便知趣地鞠躬谢幕,相约来年。作为一种草根美食,能有小半年的风光,小龙虾应该无憾。

小龙虾在江湖上抛头露面,靠的是十三香。所谓十三香,就是号称用十三种香料制成的独家复合调味料,这是厨师变法图强的利器,剌激、开胃、鲜香,非常符合消费者对休闲食物的定位。借助这一风味,小龙虾迅速覆盖市场,将曾经风光一时的香辣蟹打得满地找牙。

吃货们犹记当年夜市盛况:人行道上,油渍遍地,五六个男女围着一张小方桌,中间满满一脸盆小龙虾, 每人一杯冰啤酒。服务员手脚稍慢,他们就将虾壳撸到地下,作风十分粗暴。后来店家不仅给每张桌子配了一只塑料桶盛虾壳,还给每人发一副塑料手套和一袭围裙,喜感特强。

后来厨师还翻出各种花头,十三香之外,又有椒盐、五香、酱香、红烧、干煸、南乳、茄汁、椒麻、黑椒、麻辣、蒜蓉等口味。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小龙虾也不输弼马温。

以前市面上对小龙虾有种种传说,最污名的一条就是“小龙虾是在污水沟里吃腐肉长大的”。其实在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人工养殖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要求水质达到三类以上,比一般鱼类养殖的要求还高。在诚信企业里,池水七天一换,高温时三天一换,投食与出水均有全程监控,安全更有保障。


糟醉之香

最近与一帮吃货驱车直奔苏州吴江,在太湖边上找到一家老字号饭店,粉墙黛瓦朱门雕栏,高悬门楣的匾牌看上去有些年头。我们先以酱鸭、咸蛋、溪鱼干、黑豆干、酥鲫鱼、馥珍酒菜等佐茶,然后叫了十瓶冰啤酒,等待主角粉墨登场——冰醉小龙虾。

据老板介绍,年初,他从一位退出江湖的烹饪大师手里获得一张苏州糟醉秘方,想依法泡制醉蟹,但太湖六月黄尚未上市,就用梭子蟹代替。梭子蟹从海上来,与糟醉脾气不合,屡试屡败。老板并不气馁,改用醉蟹底汤来腌渍小龙虾,并送进冰箱内冰镇一夜。次日一早请来众人试吃,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了,冰醉小龙虾来了!像锅盖那么一大盘,下面垫着晶莹剔透的冰屑,上面呈放射状排列着数十只个头超过50克的小龙虾,清洗得相当干净。经过十二小时的冰醉,小龙虾的肌肉紧实了,本味更突出,酒香醇厚,咸鲜带甜,味型交汇融合,特别是香料的清新芳香,久久萦绕在舌尖。

我们趁着酒劲,逼老板透露秘辛,他吞吞吐吐地说了几点:选料要精,一定要选水质比较好的湖泊里养的龙虾,以甲壳呈青亮色为佳品;将清洗干净的龙虾入锅,加水、香料、盐煮熟;在醉螃蟹底汤中加入丁香、甘草、芥末等(这个“等”字隐匿了不少关节);把沥干冷却后的小龙虾放入容器,倒入醉料,塞进冰箱冷藏十二小时,就可开吃。

我偷偷记下大概,回家后如法炮制。沈家冰醉小龙虾虽略逊于原版,但江南醉糟芳香袭人。晚上看了一场球赛直播,小龙虾与啤酒一起伴我到半夜。

除了在餐桌上走秀,小龙虾在生煎、馄饨、青团、粽子、月饼等风味小吃上也有积极参与的空间。以小龙虾净肉为馅,予人扎实、充足、饱满的颗粒感,甚是过瘾。我在一家西餐馆里吃到过小龙虾批萨,一只九英寸的批萨上面均匀地分布24只剥了壳的香草茄汁小龙虾。据说那位从意大利锡耶那来的大厨就是一个“小龙虾控”,并有一口气拔草36家网红小龙虾店的经历。突然想起来,必胜客早几年推出过小龙虾批萨,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作者简介

1656554824756525.jpg


沈嘉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小说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报业集团高级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兼及报告文学和散文、影视作品,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文化评论集等三十余种,作品多次获《上海文学》《萌芽》等文学奖。同时专注于对上海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物收藏、饮食文化等领域。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烹饪》杂志 2021.6)

责任编辑:杜健陶

校对:章益新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