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津菜文化 >>津菜史话 >> 元明时期天津农耕开始起步
详细内容

元明时期天津农耕开始起步

时间:2022-12-15     作者:赵永强【转载】   来自:今晚报




早在金代,天津地区的发展重心已形成三点一线,即以漕运中转码头为中心的直沽三岔河口地区,以盐业生产和运销为中心的宝坻县新仓镇,以佛教兴盛而闻名的蓟州渔阳县。

当时,三岔河口地区还是新兴的码头,商业刚刚起步。渔阳县是传统聚居区,境内已有水稻种植。宝坻县新仓镇的盐业自后唐、辽代发展迅速,已是繁荣了近百年的大市镇。但却因为地质环境,导致粮食生产不能自足。而天津粮食生产上规模还要从元朝开始讲述。




1671071490671505.jpg




元代开始有了军屯

从元代开始,天津地区开始有了军屯。军屯,即军事性质屯田。自蒙古立国起,军屯就占据重要位置,这与蒙元时期频繁战争和军事镇戍有密切关系。军屯主要为军事服务,是供应军队粮秣最直接的途径。忽必烈建元后,屯田范围扩大,相比之前更有组织,更为规范。军屯之外,还有民屯和军民相参屯三种形式。当时,归属枢密院管辖的河西务“中卫屯田”有1037.82顷、武清崔黄口“右翼屯田万户府”699.5顷、武清“营田提举司”屯田3502.93顷、武清与保定新城“右卫率府屯田”1500顷。

军屯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减轻了供应军粮的负担。也使蒙古统治者的思维发生转变,许多蒙古人也参与到军屯民屯之中,逐步改变了他们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西青区发掘了一处元代居住遗址(元小甸子军屯遗迹),出土了铁器、铜器、陶器、瓷器共八十余件,仅铁器就达四十余件,包括日常生活用的刀、剪、六耳扳锅,车马用的车辖、钩环、马镫、马衔,作战用的兵器矛,农具犁铧、犁镜、铲、耙、镰、叉、铡刀等,而且多保存完好,这说明元代军事屯田在天津地区是确实存在。

明代奠定农业发展

明代是天津地区农业发展的奠基时期。农田耕种主要以屯田方式进行。有关天津地区屯田的方式,天启二年(1622)巡按御史张慎言总结归纳出五种:即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

明初,天津三卫之外,还有蓟州卫、镇朔卫、营州右屯卫、武清卫、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等卫所担负着军事屯田的任务。明代嘉靖十九年(1541),天津三卫屯田数为:天津卫391顷57亩,天津左卫326顷66亩,天津右卫273顷4亩,合计991顷27亩;纳粮:天津卫4293石1斗,天津左卫3697石1斗,天津右卫3166石1斗,合计11156石3斗。

明代军事屯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军士们在农垦与军备的双重压力下,屯垦时断时续。大量屯军不堪压迫而逃亡,所垦土地“典卖、抛荒不一,或为豪右所侵据”。另外,天津城郊土地开垦不甚得法,以致非旱即涝,这些问题,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天津的右佥都御史汪应蛟升任海防巡抚时得到改善。

汪应蛟在天津任职期间,对葛沽一带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认为这些土地“无水则碱,得水则润,若以闽浙濒海治地之法行之,穿渠灌水,未必不可为稻田”。经过一年多的实地勘察准备,万历二十九年(1601)春,汪应蛟开始在葛沽、白塘进行试点,买耕牛、制农具、开渠筑堤,共开垦土地5000余亩,其中2000余亩种植水稻,3000余亩种植薥豆、旱稻。其收成相当可观,粪多、勤耕的水稻,亩产4-5石,薥豆亩产1-2石,只旱稻因地薄碱高而颗粒无收。汪应蛟受此鼓舞,信心大增。万历三十年(1602),经过7000名军兵的劳动,天津屯田扩大到164顷30亩,收获稻粮近6万石。在汪应蛟的主持下,天津屯田扩展到何家圈、白塘口、双港、辛庄、羊马头、大人庄、咸水沽、泥沽、葛沽等地,这些屯地分别以“求、人、诚、足、愚、食、力、古、所、贵”十字来命名。围田命名10字相连,恰好是一副对联:“求人诚足愚。食力古所贵”,以此劝民屯田耕种。可见汪应蛟对天津屯田的良苦用心。汪应蛟以水洗碱的农田水利技术,为天津东南海河沿岸的土地改造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其法甚至沿用至今。

两位天津农业奠基人

明代,天津地区的农业发展中,有两位杰出人物做出了特别贡献。一位是宝坻县令袁黄,一位是大科学家徐光启。他们著书立说,教民耕作,科学种田,为天津农业,特别是水稻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袁黄,字了凡,博学多才,著述颇丰。万历十六年(1588)授宝坻知县,任职五年。袁黄在宝坻知县任内主张采取“轻刑缓征,与民休息”的政策,倡修水利。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实践,亲撰《劝农书》。《劝农书》一万余言,归纳总结出发展农业要“天时第一,地利第二,田制第三,播种第四,耕治第五,灌溉第六,粪壤第七,占验第八。”由此八项,演绎成八篇农田耕作技术的文章,介绍、推广关于顺应农时,辨别土质肥瘠、播种与中耕管理、沤制肥料、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及制作闸、涵、槽与汲水工具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书中配有多幅插图,生动展示了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劝农书》,十分强调耕作应因地制宜,而不必尽泥古法。如《吕氏春秋》谓,冬至后五旬七日菖蒲生,即可耕种。袁黄认为,菖生而耕是对的,但南北气候不同,不要拘泥日数。他还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指出种稷时不要单靠月令,而应以杨柳生为上时,以桃始花为中时,以枣生叶、桑叶落为下时。种植水稻,亦不必尽用移栽。

万历四十一年(1613),大科学家徐光启于十月“侨寓”天津,开始农事试验活动。先后四次,历时八年,“察地理,辨物宜,考之载之,访之土人”,并将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在《农政全书》中。《农政全书》长达六十卷,洋洋七十万言,学术地位与《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并列称为四大农书。徐光启先做调查研究,从天津卫城向南沿海河下游直到葛沽,亲自踏勘土地,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发现,在天津,荒田无数,一半可作水田,开河即可种稻,不然亦可种麦种秫。通过科学分析,他充分肯定了“南种北引”的可能性,从上海、山东雇佣了一些老农,用东四佃六的分成办法,经营水旱作物的种植试验。

在栽培南稻的同时,他还试种桑树、苎麻、芜菁、甘薯、葡萄。用葡萄进行酿酒、作醋。亲自栽培鸡冠、雁来红、风仙、腊梅、芍药、牡丹等花卉。利用培育的川芎、鲜山药、甘枸杞、山茱萸、酸枣仁等药草试验配制成药。徐光启的农耕试验,为天津饮食提供了大量的新物产,丰富了饮食物料。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