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萝卜”是近代天津民众喜食的另一种时令性很强的蔬菜。因其产自天津卫,近代天津民众习惯称之为“卫青萝卜”。近代天津俗语就有“沙窝萝卜赛鸭梨”一说,并以甘甜、脆、嫩来形容它的口感。萝卜本身具有通气消食的食疗功效,故近代天津卫还有“吃着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的说法。可见,近代天津民众对萝卜的食疗特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近代以来,津门河海边小刘庄挂甲寺一带盛产卫青萝卜,因其内外青绿、水分充足、皮薄肉细、含糖量高、微辣适口、味道甘甜以及生吃可代替水果等诸多特点而享誉津门。民国时期,天津有歇后语道:“小刘庄的萝卜,俩味儿。”而且近代天津竹枝词中也曾有
“最好秋宵助谈兴,刘庄萝卜正兴茶”的记载。天津杨村周边也曾是卫青萝卜的主要产区,清代崔旭的《津门百咏》有诗云:“声声唱卖巷东西,不数茨菰与荸荠。烂嚼胭脂红满口,杨村萝卜赛鸭梨。”生动体现了卫青萝卜的特点及民众对它的认可度。
“应季而食”是近代天津民众重要的饮食习惯,清末民初的天津诗人周宝善曾在《津门竹枝词》中言道:“时逢节令馔求精。”例如,近代天津民众每逢农历立春之时,都要买萝卜回家,食萝卜或白菜丝,或在家设宴、吃春饼。对此风俗,近代天津有“咬断紫菘春恰到,一年生事下春风”的吉祥寓意,天津当地称这种习俗为“咬春”。
清末民国时期,每至秋冬时节,在街头巷尾、茶社、澡堂、旅店、戏院等处都有卖卫青萝卜的。“格崩脆的青萝卜,赛梨不辣”的叫卖声时常飘荡在天津街头巷尾。不仅如此,天津街头卖萝卜的小贩也是花样百出,或摆摊,或分担挑卖,或挎提盒、篮沿街售卖。而且,沿街挎提盒、篮卖萝卜的小贩还时常用刀将萝卜切段后零售。为了吸引顾客,商贩们除挑选品相上佳的卫青萝卜摆放在篮筐最醒目的位置,还会把萝卜雕成花瓣状摆在篮筐之中,以增加萝卜的卖相。
近代天津民众烹饪卫青萝卜的方式也有很多,除生吃外,以氽、炖、烧、煮、煨、淹、熏、泡、糟、酱等方式烹饪皆可。其中,切丝后用来汆羊肉丸子汤、鲫鱼汤、小虾皮汤、猪肉丸子汤则最为普遍。近代卫青萝卜售价较天津鸭梨、苹果要低得多,做成“萝卜糖”等小吃,还有消食化气、润喉开胃之功效,因此比一般水果更受欢迎。特别是在“晚饭之后,合家人聚在一起,闲聊之余,切上几个萝卜分而食之,将萝卜咬在嘴里,其甜辣之味舒心,且清脆之声悦耳,几块萝卜下肚之后即会打嗝,这时顿觉五脏通气,且胃开心畅,通体舒适”[慕一:《好吃的萝卜》,《大公报(天津版)》1929年4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