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糕与熟梨糕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食品,但因都沾了“梨糕二字,常令人混淆。梨糕与梨除了都有点甜之外,食材、外形、味道均与梨毫无关系。那为什么还叫梨糕呢?这与天津方言有关。
“梨”与“哩”读音近似,所谓“熟哩”就是“熟了”的意思。早年小贩沿街叫卖吆喝的是“熟哩儿--糕!”就是糕熟了的意思。究竟卖的什么糕?对不起,没名。但你卖的糕总得有个名吧。于是,人们就将“熟哩儿”与“熟梨”混到一起。经年累月,口耳相传,“梨”取代了“哩儿”。大梨糕的“梨”,大概也是这么来的。
熟梨糕是天津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小吃,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熟梨糕,别名“碗儿糕”。因制作熟梨糕的蒸汽锅发出“嗡儿嗡儿”的汽笛高音,孩子们称为“嗡儿嗡儿糕”,或“笛儿糕”。熟梨糕正经学名叫“甑儿糕”。甑(音zèng),古代炊具,底部多孔,蒸汽透过小孔将食物类蒙。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质甑就已出现,到商周时期又出现了青铜甑,制作熟梨糕的器具,是形似小木碗的木甑。
熟梨糕制作方法是:用少许清水将大米面拌匀,用粗纱箩过筛,使大米面呈小颗粒状。将米粉置于木甑中,放在特制蒸锅的汽嘴上,以蒸汽将糕吹熟,然后在白糕上涂抹各种酱料。出售时,用小木棍将制好的熟梨糕顶出,放在纸上。有的用一张薄脆饼托着熟梨糕,薄饼香脆可食最初,熟梨糕只有豆馅、白糖、红果三种酱料,后逐渐发展为橘子、苹果、菠萝、草莓、巧克力、黑芝麻、香芋等多种酱料的系列美食。
一声“熟哩儿--糕!”,伴着“嗡儿嗡儿”的汽笛声,传进千家万户,钻进小朋友们的耳朵里。每每这时,小朋友们赶忙放下手中的玩具,找家长要钱,第一时间奔将过去,唯恐让别的小朋友买净吃绝。这是儿时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这一场景,伴随着小朋友们的梦想,深深扎根在童年的记忆里。
另一种从儿童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小吃是“大梨糕”。
大梨糕是一种膨化糖制食品。其制作过程如下:将砂糖加水在锅里溶化,糖水中加人干酵母粉,黏稠的糖水在酵母的作用下蓬松发酵,经过微火熬制蓬起成形,冷却之后,就成了和发糕一样的、中间带小蜂眼的大梨糕。
大梨糕从用料到外形、风味都与熟梨糕迥异。大梨糕呈焦黄色,分量轻,体积大,大者直径可达半米,截面有细密的蜂窝,极像硬海绵。口感酥脆,甜中带苦,焦煳味稍重,口味独特。售卖时用小锯条切割成角,用蜡纸包了卖。大梨糕沾湿遇热就变成深褐色,并开始融化。大梨糕不可多吃,吃多了伤嗓子,但大梨糕对抑制胃酸、胃咧心很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