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津菜文化 >>津菜史话 >> 五大道舌尖上的记忆(九)传承百年的天宝楼
详细内容

五大道舌尖上的记忆(九)传承百年的天宝楼

时间:2024-11-14     作者:李建中【转载】   来自:“情系五大道”微信公众号   阅读



序言

提起天宝楼,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遍布全市的营销店铺和醒目的中华老字号“天宝楼”大字牌匾,令人难以忘怀。

天宝楼落户津门,不仅吸引了当时聚居在五大道的大批晚清遗老遗少、达官贵人、中外名人,而且还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前来购买,赶上节假日店铺营销火热,需排队购买。

天宝楼是一家百余年的老店。天宝楼主要以京式酱肉为主,它的酱肉喷香扑鼻,是天津人舌尖上记忆中的味道。

可以说,舌尖味蕾绽放奇葩的天宝楼,陪伴消费者,历经百年岁月,不改初衷,醇厚酱味,历久弥香,深受青睐。

当时,居住在五大道的发小们与天宝楼也有不解之缘,发小特别喜欢酱杂样,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天宝楼酱制品。

天宝楼是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因工作关系,笔者与市场部经理邰东有过交往,对天宝楼产品耳熟能详。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了解更多的关于天宝楼的故事,笔者愿意将天宝楼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与读者共同分享。

传承百年的“天宝楼”

天宝楼创建于1921年,创始人是山东掖县名厨师戴成善。戴成善曾经是济宁玉堂酱园的名厨,民国初年北上到京城闯荡,短短几年历练,以诚朴守信,勤勉厚道,在业内广结善缘,人脉较好,后到天津自立门户,亦秉得道多助。

当时的“天宝楼”是由北京三大风味酱制品店“天福斋”、“宝华春”、“德庆楼”出资协助成立的酱制品店,“共襄盛举,力促美成”,一时在“京津双城记”中传为佳话。

1731547221216099.png

天宝楼不仅在水陆码头的天津卫创下了字号,而且字号的来源也别具特色。在店铺起名时,便从这三家店名中各取一个字,定名为“天宝楼”,以示传承融汇,不忘本初。

为扩大影响力,天宝楼店铺当时选在了天津最繁华的地界,辽宁路劝业场后门对过,从此开启了天宝楼的百年传奇。

戴成善博采众长,悉心研制独有酱制秘方,前店后厂的“天宝楼”一开张,就以物美价廉、酱香美味而享誉八方。

在戴成善的治理下,集众家美食之长于一身,融南北技艺于一炉,悉心研制独有的酱制秘方,在天津遂以酱香醇厚,风味独特而名声在外,津酱肉不仅享誉天津,更声传华北。

天宝楼落户津门,很快就吸引了当时聚居在五大道的大批晚清遗老遗少、民国时期的达官贵人以及中外名人。其中就包括:以清朝遗老自居的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

华世奎是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曾任内阁中书,庚子事变后考入军机处荐升领班章京,后袁世凯组阁时成为内阁副相,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大臣,可谓官高爵显。辛亥革命后隐居天津在意租界购置房产并以清朝遗老自居。1942年春夏之交,华世奎故于天津里第,终年79岁。

1731547238454751.png

华世奎(1863-1942)

华世奎在当时与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并称为“四大家”,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功力甚厚。天津商家为了提高商铺的知名度,往往不惜重金,邀请名家书写牌匾,华世奎自然就成为商家们首选的名家,相传当时华世奎题匾一个字要一百袁大头(银元)。

天津有几十家商号是华士奎题写的,从有中华名匾之称的天津劝业场到祥德斋、敦庆隆绸缎庄、南京理发店、隆昌号、隆顺榕成记、恒祥公、庆成瑞、正兴德、天宝楼等老字号牌匾,都出自华世奎先生之手的书法杰作。皆笔画雄强圆厚、结体方正茂密、气势端庄大气,吸引世人驻足仰观。

1731547271559182.png

1922年大书法家华世奎为天宝楼

挥毫赐予墨宝“天宝楼”金字招牌

关于华世奎老先生为“天宝楼”题写牌匾,有两种说法:

一是1921年(也有的资料显示是1923年)天宝楼开业当年的一个秋天,大书法家华世奎晚间去距天宝楼不远的中国大戏院听戏。其间吃宵夜,便差人叫天宝楼的酱货食盒。天宝楼掌柜的一听欣喜万分,千载难逢的求字机会自天而降。于是亲自馈送食盒,恳求华老先生赐予墨宝,华先生欣然挥毫为掌柜写下“天宝楼”三个大字,从此高悬门楣百年。

二是在民国时期华世奎老先生经常去天津的中国大戏院听戏,当时天宝楼是小本买卖,戴成善就是个卖酱货的店铺老板,哪里请得起华世奎老先生题写牌匾呀。可是做酱货买卖的戴成善十分精明,天天留意着华世奎老先生看戏的时间,在华老先生看戏的时候,精心准备好他最爱吃的酱货,并把酱好的酱制品切好包好准时送到。时间一长,像华世奎这种以清朝遗老自居的大人物何等明白,心里知晓小老板的用心,所以免费赠送“天宝楼”三个大字,一时传为佳话。

实际上以上两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是一座有着近九十年历史的著名文化场所,也是享誉海内外具有代表型的大型文艺演出娱乐场所,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说法,只是个传说而已。其实,中华老字号“天宝楼”牌匾是戴成善高价请华士奎老先生题写的。

1922年,天宝楼开业后的第二年(也有的说是1923年),天宝楼掌柜戴成善就邀请华士奎老先生写了这个匾,可见当时天宝楼的知名度还有比较高的,曾受到华老先生的青睐。

1731547285633027.png

天宝楼悉心研制独有酱制秘方

风味独特的酱制品

天津人好吃、会吃是有传统的,酱货要吃“天宝楼”,喝酒要喝二锅头,这在那时候的天津卫,几乎是家喻户晓。

天宝楼“酱”制的过程,用料、火侯、时间是非常讲究而又颇费功夫的。每到下作料时,总得老掌柜亲自动手,那是铺子的规矩,天宝楼酱制品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好评。

天宝楼制作酱制品选料精良,以津酱肉为例,需精选猪前后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汤煮制4个多小时,酱好的肉制品肥瘦相间,香浓色好,嫩烂适口而闻名遐迩。

1731547298231496.png

天宝楼悉心研制独有酱制秘方

风味独特的津酱肉

天宝楼“津酱肉”的第二代传人为戴成善的徒弟王永缙。王永缙传承了“津酱肉”的制作工艺和传统配方,并在一些工艺细节上加以精炼和提升,使产品质量趋于稳定。正是王永缙的坚持和努力,使天宝楼产品保持了既有的原汁原味。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宝楼终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天宝楼不负众望,生产酱制品供应市民,回馈社会。

那时候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当时猪肉酱货等肉制品也是凭票供应,普通家庭比较难买到。可以说酱制品的消费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史,在天宝楼酱货中,曾留下天津百姓无尽的情思和回忆。

1731547987598803.png

天宝楼标识

80年代,天津副食行业的天盛、天宝楼、天福楼、月盛斋、永德顺、曹记驴肉六家传统风味酱制品商店和天昌、同生、玉川居三家酱园,先后挂出了老牌匾,恢复经营特色。

天宝楼第三代传人原吉春,他传承“津酱肉”的制作工艺和传统配方,悉心向师傅求教钻研技术,在保有原产品独特风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量,使天宝楼走出了前店后厂小作坊模式,逐步向工业化生产迈进。

天宝楼选料精良,秋冬热卖的烤肉(老天津卫称之炉肉),那得用猪肉五花三层的好原料,腌制12个钟头后,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才可以切片食用。

1731548011770857.png

天宝楼悉心研制风味独特的酱五花肉

要说风味还要提酱杂样。寻味道,吃一口变一个味儿。以心、肝、肺、肚、口条、肥肠等酱制品为主,火腿肠、腊肠、熏鸡蛋、烧鸡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鱼等共有15样品种。

1731548027702033.png

天宝楼独有酱制秘方风味独特的酱杂样

酱杂样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拌匀。品尝起来不论是咸中带甜,还是酱香浓郁,那叫厚味浓香。

除此以外,天宝楼还有酱肘子、酱牛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熏鸽子、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都是下酒的好菜,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蜚声全国享誉海外的天宝楼酱制品,堪称为“津门一绝”。那时候,居住在天津的老百姓包括五大道的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平民百姓以及慕名而来的外地客人,无不争相购买。

\

1731548173597079.png

天津各界人士以及来津的外地客人

排队争相购买天宝楼酱制品时的场景

我国著名的曲艺家、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人称“梅花皇后”的史文秀一家人,对“天宝楼”也是情有独钟。

史文秀女儿史敏曾经回忆,她母亲在世界里居住期间,经常去黄家花园附近的理发店洗头做头发,然后就到附近的天福楼买一些酱制品带回家,有时也买天宝楼的酱制品。她们一家人最爱吃的是他们家做的酱牛肉、燻鸡、酱肘子。起士林也是史敏小时候常常去的地方,那里每一道菜品的味道、妈妈、爸爸、友人的笑靥,都给史敏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与时俱进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天宝楼这家老字号里依然是一派“慢生活”的场景,大锅煮制,短则需要浮生半日闲,长则更嫌昼夜更迭迟。其天然脱脂,结晶胶原蛋白,来不得半点浮夸,才有这舌尖味蕾绽奇葩的天宝楼——历经岁月漫漶,时空变幻,醇厚酱味依然,不改初衷,历久弥香。

“天宝楼”第四代传人肖刚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大胆进行改革,采用最新型的生产设备,探索工艺流程的标准化,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731548197208714.png

天宝楼员工正在精心制作酱制品

天宝楼将企业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总结为“两净、两要、一透”。即:原料要净、务除杂质,辅料要净,严格筛选;腌制的原料要新鲜,烹制酱汁或煮肉的配料、香料要齐全,缺一不可;主料酱制品要在微火上㸆,在老汤中入味煮透。

天宝楼酱猪蹄一个在八两左右,大小适中,肉质软糯,补充满满的胶原蛋白;玫瑰肠以猪后腿精肉为主料,剔除肥膘和筋腱,用玫瑰香酒进行熏烤浸煮一点不腻;以特制酱料熏制的大肠,肥而不腻,让人忍不住都想品尝一下;酱下水心、肝、肚、口条按一定比例拌匀,是天津人下酒的好菜。

1731548221356601.png

天宝楼独有酱制秘方风味独特的酱猪蹄

1731548239719644.png

酱货要吃,就吃天宝楼。

中华老字号天宝楼宣传广告

1731548255613156.png

天宝楼精心制作的各类酱制品礼盒上市

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难以忘怀的的“天宝楼”

2010年2月3日,和平区滨江道与河北路口张灯结彩锣鼓齐鸣,由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亲笔题写的“天宝楼”金字牌匾重新挂到了津门最著名的繁华商业街—滨江道步行街上。

1731548269878001.png

中华老字号天宝楼在和平区总店

装修升级开业庆典时的欢庆场景

1731548283949842.png

中华老字号天宝楼总店

重回商业圈消费者排队购买时的场景

具有近百年历史经营酱制品而闻名遐迩的中华老字号天津食品名店天宝楼,时隔多年荣归故里,重新回到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商业街并开设旗舰店,展现中华老字号的风采。

五大道的小伙伴对“天宝楼”制作的酱货也是“情有独钟”,舌尖上的记忆,难以忘怀。笔者清楚的记得,从少年时代开始,“天宝楼”酱制品,就已经成为发小们的“最爱”。

1731548298426145.png

天宝楼生产的松仁小肚,

松仁的香气融入肉香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一提起天宝楼的酱制品,居住在成都道世界里的小伙伴彭志鸿、彭志福、桑仲惠等人,也是情有独钟,难以忘怀。

彭志鸿、彭志福兄弟俩人,一到年节日,准得到天宝楼买点酱制品。天宝楼的酱肘子、酱牛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基本上都品尝过。有时为了能够吃到各种口味的酱制品,索性干脆就买点酱杂样,满足一家人的口味和舌尖上的味蕾。

在七十年代初,桑仲惠在第二医院进修时,隔三差五的就去官银号那边的天宝楼商店,买大半根粉肠,有时也买点酱肉杂样,再来张大饼卷起来吃,那种舌尖上的美味,现在想起来仍然是垂涎欲滴;那种美好的感觉,至今仍难以忘怀。

五大道的小伙伴一提起天宝楼就赞不绝口,就连身居海外的发小们,谈起天宝楼的酱制品也是美在舌尖,味尽中华。有的说天宝楼烧鸡很好吃,肉嫩入味不太咸;有的说松仁小肚也不错回味无穷,还有的小伙伴最喜欢他家的酱牛肉……

1731548313364532.png

天宝楼精心制作的酱牛肉制品  

那时候老百姓还都不富裕,能够吃上天宝楼酱货也算是小奢侈了。为了能够吃上天宝楼酱货,大多数家庭只能等到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之际宴请亲朋好友;还有就是给老人或孩子过生日时,家里面才准备一些天宝楼的酱货。

笔者记得,当时不管是父母过生日,还是亲朋好友到家做客,餐桌上必备一盘天宝楼的酱制品,那一口吃下去,真叫一个“香”。

1731548332486177.png

天宝楼检验员正在进行严格检验

1731548346893991.png

天宝楼精心制作的酱肉制品

1731548375187166.png

天宝楼独有酱制秘方风味独特的酱制品

1731548389108818.png

中华老字号天宝楼宣传广告

为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天宝楼成立了生产研发基地,该基地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工业园三星路8号。

1731548402366257.png

2002年5月,企业进行改制成立了天津市天宝楼食品有限公司,踏上了发展快车道,企业生产经营从此蒸蒸日上。

2013年,津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天津市天宝楼食品研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酱牛肉产品,荣获“全国优质肉类产品奖”荣誉称号。

1731548419487596.png

2013年,津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列入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天宝楼传统酱肉制作技艺和曹记驴肉制作技艺双双被列入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731548432486183.png

1731548446954396.jpg

天宝楼传统酱肉、曹记驴肉制作技艺
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笔者对天宝楼酱制品也是情有独钟,小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当时父母给点零花钱舍不得花就攒起来。那时候笔者正在西安道小学上学,笔者攒了点钱就到小学对面的稻香村买半根粉肠,那时候能够吃上粉肠,就已经是口福不浅了。

1731548475674262.png

天宝楼准备了比较有特色的

各类酱制品投入市场

1731548491442499.png

天宝楼宽敞整洁的商场内景

笔者后来有了工作赚到钱,就经常购买天宝楼的酱制品,有时还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每次购买时,大多数都是购买风味独特的酱杂样,有时也单独买点粉肠或者其它的酱制品,与父母和家人共同分享舌尖上的美味,至今仍难以忘怀。

后来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搬迁到和平区山西路107号与滨江道相邻。笔者下班时经常从滨江道天宝楼总部经过,每一次经过,都买点酱杂样、粉肠等酱制品,那美味终身难忘。

1731548507413145.png

天津市天宝楼食品有限公司

厂区环境及办公楼外景

风味独特酱香美味享誉津门的天宝楼酱制品,就这样陪伴笔者和五大道的小伙伴度过了青春年华,一直陪伴到现在。

具有百年历史的天宝楼津酱肉及津酱肘,不仅是备受天津人喜爱的餐桌上的佳品,更是许多外地游客竞相购买的特色食品。至今,它已成为天津一张名副其实的“饮食名片”。

忆往昔,天津最有名的老字号酱货熏货店铺,除了天宝楼依然坚挺,其它的申记稻香春熏酱货,黄家花园天福楼酱货,小白楼稻香村食品店(糕点、酱制品)、天玉顺酱制品分店、永德顺酱货,这几家酱货熏货店铺是否还有人记得。

2024年9月26日写于津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