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津菜文化 >>近代天津名厨师 >> 西餐大厨师王耀祺
详细内容

西餐大厨师王耀祺



王耀祺

(1931-2006)

在近代中国,能做西餐大菜的大厨师是屈指可数的,而王耀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耀祺(1931-2006),北京人。他14岁时在北京法国医院学徒做西餐,之后学习英式大菜和点心,然后在北京六国饭店做厨师。20世纪30年代初来到天津,先后在天津万国马场(华商马场,在现白堤路)、英国马场(现工业展览馆)、德国马场(在大营门)做 厨师,后来曾到北戴河的同福饭店做厨师,再后来回到天津,在回力球场(现第一工人文化宫)、起士林担任主厨。1949年后,一直在利顺德大饭店担任西餐主厨,直至退休。

王耀祺是著名的西餐大厨师。他精通英式、德式、法式、意式、俄式西餐,并且能用流利的外语和客人对话。他不但能做大菜还擅长做甜点,如布丁、苹果派、香蕉派、饼干等。他的厨艺与厨德享誉中外。



天津的西餐文化圈



说起王耀祺来,还得从天津的西餐文化圈谈起。因为中国近代在天津形成的西餐文化圈,是产生与培养西餐大厨师的文化土壤。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是中国北方最早和最大的开放城市,是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的跳板和窗口。单就西餐而言,则是最早进入中国北方的基地。关于西餐进入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学界尚有争论,但就“较多的中国人接收了西餐”这一文化现象而论,较为完整的文字记载应是见于晚清的《清稗类钞》,书中对于西餐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书中写道:“国人食西式之饭,曰西餐。”这是对西餐概念的基本界定。

最早的西餐食客是天津的外国侨民。天津开埠之后,随着帝国主义入侵和各国在津设立租界,外国的侨民不断增加。据统计,至1945年天津的侨民已达10万人。还有一个情况,即是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不少亡命的俄国贵族、将军、地主、资本家流落到天津,由于他们没有国籍,所以便集居在以小白楼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很大而且集中的“西餐群”。

在天津的中国人中也有个“西餐群”,就是众多在洋行做事的“高职”“海归”,下台政客、军阀等高层寓公,赶时髦、吃洋荤者等。中国人将早期的西餐分为几类,分别称为番菜、大餐、大菜等。大菜是针对小吃而言的。番菜即西餐,中国最早的西餐厅叫番菜馆。早年的中国人将一切洋人都看作“生番”,带有歧视色彩,渐渐地外国人来中国的多了,“番”字就被“西”字所代替。所谓番菜就是西餐正餐、大餐。

中国人吃西餐还有个熟悉与适应的过程,这叫异文化的本土化。

黎元洪是民国史上的名人,在武昌起义后被推戴为民国副总统。他在海战中患下胃病,退隐津门后用的饮食疗法就是不吃中餐改用西餐。黎的西餐菜谱是,早点牛奶麦片粥,午餐与晚餐都是一汤、一鱼、一肉、一素菜。另吃一片面包,最后喝一杯咖啡。尽管黎元洪吃西餐吃得坚决,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除夕与中秋,必须要吃中餐,而且还要查看儿孙们拿筷子的姿势是否正确,以示中国人不能忘本。



精湛的西餐厨艺



有了消费人群,天津的西餐业便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最初,天津的西餐店大都由外国人在租界里开设的旅馆经营,此外便是一些西点店,这主要是为适应大批侨民到来之需。比如英租界开业较早的有弥纳客店、施摩斯客店、兰士颠点心店;稍晚,则有天津第一家由英商开设的环球饭店(今皇宫饭店),以及之后德商开设的利顺德饭店等。直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餐馆的经营者和顾客主要还是外国人,如著名的起士林就是由德国人经营的。

王耀祺是由外国厨师培养亲授,精通法式、英式、意式、德式、俄式等西餐烹调的大厨师。他最初学的是法国菜,而且是在法国医院跟法国厨师学的正宗的法国大菜。

法国系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几个世纪以来,法国饮食在国际上,尤其是欧洲食坛上一直占主导地位。法国菜以美味可口出名,不仅菜肴种类众多,烹调方法也与众不同。大凡欧洲的佳肴,可以说大多是法国厨师烹制的,因为欧洲第一流的大饭店或餐厅所雇用的厨师大多是法国人。

法国人讲究吃,而且舍得花钱。他们爱吃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不爱吃无鳞鱼,也不爱吃辣味菜,一般偏好吃略生、鲜嫩的美味佳肴。布丁、奶酪、水果和咖啡是饭后不可缺少的。进餐时,他们讲究吃什么菜配什么酒。他们最喜欢饮葡萄酒和苹果酒,吃法国菜而无葡萄酒是大煞风景的。而且法国菜大都以地名、物名、人名而命名。

王耀祺在法国师傅的严格培训下,掌握了法国菜的操作要领。

在烹调上,他特别注意火候,掌握菜肴的质量与鲜嫩,特别学会了烹什么原料配什么酒的本领。比如,粉红香槟酒可以配鹅肝、火腿或家禽肉,亦可配中国美食中的红烧肉。而白葡萄香槟酒则可以配羊羔肉,亦可配中餐的清蒸鱼和白灼虾等。香槟酒无论是作为开胃酒饮用还是烹菜,其最佳温度要在8℃—10℃。饮用前要在冰桶里放20分钟或在冰箱里平放3个小时。

在食材上,他学会了用肥嫩猪肉、羊肉、牛肉、鱼、虾、鸡、鸡蛋及各种肠子和新鲜蔬菜、蜗牛、蚯蚓、马兰配菜;学会用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作调料,学会以煎、炸、烧、烤、炒等烹法,做出焗蜗牛、大鹅肝(简称雀肉)、黑麻菇、百合、烧牛肉、烧羊腿、牡蛎(生吃)等法式名菜。

经过几年的学习,他做的法国菜已很地道。如海鲜酥皮忌廉汁是用柔滑的芝士加上开胃的酸忌廉做成的鲜焗土豆皮,配合南美特制鱼沙律、鲜嫩的三文鱼,再加上油绿的青椒、法式洋葱汤,酸甜香浓美味、醒胃可口;而烟熏鸭胸肉配意大利老醋和蜜糖汁则鸭胸肉嫩,味道香浓;还有香煎龙利鱼香槟汁,是选用深海龙利鱼,打捞后立即冰冻,烹制时以煎为主,外脆内软,肉厚多汁;还有法国羊鞍扒是选用肉质格外滑嫩的羊排,而且无羊膻,再配上香草汁、薄荷汁,妙不可言。

王耀祺通过学习认识到法国菜讲究细节、崇尚拘谨隆重的特色。他深深地体会出,烹用一顿正式的法国菜,从开胃菜、海鲜、肉类、乳酪到甜点,要花上四五个小时,虽然程序繁复,但它不仅是填饱肚子的进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美的享受。从厨师的烹饪技艺到享受餐厅幽雅浪漫的氛围,欣赏餐具、器皿与食物巧妙搭配而带来的视觉美感,都体现了法国饮食文化的神韵。而正是这种神韵的培养与熏陶,给王耀祺的西餐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耀祺在精通法国大菜后,又学习了英式西餐。

英国的美食就像英语一样,是个大杂烩,广泛地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由于英国长期的殖民历史,英国的传统菜式早已融会了世界各地的佳肴风味。

英国人列举自己的菜式,往往要举软炸鱼、炸土豆条、烤牛肉、约克布丁等,但这些很难说是正宗的英国菜式。在英菜中,正餐前要上汤。汤很浓,原料通常是蔬菜,也有用肉的汤。最常见者有蘑菇汤、番茄汤、大蒜汤、土豆汤、鸡汤、苏格兰汤(用蔬菜和大麦熬成),还有浓咖喱汤(用蔬菜和咖喱熬成)。英国菜通常分三道上:头盘(通常是汤)、主食和甜点。英国菜与美国人的饮食特点大致相同(也有不同之处),如英国菜调料中很少用酒,调味料大都放在餐桌上,任人自由挑选。英国菜的烹调方法以烧、煮、焗、烙、烤为主。他们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对牛肉又有特别的偏爱。如烧烤牛排,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洋芋,还会在牛排上加上芥末酱。在辅料的使用上有奶油及酒类;在香料上则喜好豆蔻、肉桂等香料。在北京,王耀祺学习了牛肉腰子派、炸鱼排、皇家奶油鸡等英式名菜的制作技术。

王耀祺的另一门功夫是熟练地掌握了烤炉技术。英国的菜式几乎是离开烤炉就做不出来。英国菜的主食往往是烤肉——烤牛排、烤猪肉、烤羊肉、烤鸡肉,连烘肉馅饼或烘果馅饼也需要烤。其做法是把炖好的肉和蔬菜果品用薄薄的面皮裹起来,再放进烤炉里烘。烤炉里有各式各样的烘盘,肉和蔬菜都放在烘盘里用慢火烤,就会把肉和蔬菜的味道都调出来,成为英国菜的代表味道。王耀祺做英菜的功夫在北京六国饭店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1930年之后,正值西餐在天津兴盛,餐厅缺少高级西餐大厨师之际,王耀祺应邀来到了天津主厨。凭着他在北京六国饭店执掌西餐大厨的口碑和能烹英、法、意、德、俄各式大菜的精湛厨艺,先后被聘请到万国马场、英国马场、德国马场及北戴河的同福饭店做英式、法式、德式大菜。之后便被请到回力球场主厨意餐。

回力球场坐落在天津意租界马可波罗广场。球场除供客人打回力球娱乐外,还设有意式西餐厅供餐。

意大利菜的特点是味浓,喜欢原汁原味,一般都直接利用物料内在的鲜味烹制。在烹调方法上,多用炒、煎、炸、红烩、红焖等方法,烧烤菜较少。

意菜有丰富的面食,仅用通心粉做的各种面条就有40多种,有供做汤的、有供蒸煮的、有供烧烤的、有供填馅的。此外,还有各式方形的馄饨。米饭的种类也不少,有乳酪饭、藏红花饭、蘑菇饭、鸡肉饭、鸡肝饭、虾仁饭、米兰香饭、炸肉丸乳酪饭、豌豆饭和柠檬菜粥等。在意菜中,各种米饭、面条和馄饨都是作为菜肴上桌,而不是作为主食用的。

意菜中奶酪用途很广,著名的巴美仙奶酪,通常被磨成粉掺入米饭、面条和肉类同食。意式的色拉米香肠用碎牛肉做馅心,以大蒜调味,质硬形大,世界闻名。

意菜中喜用海鲜烹菜。意式烙鱼味道鲜美、制法别致,风行于欧洲各国。意菜和法菜一样,以蜗牛、生海蚌、生牡蛎为美食,而且几乎在所有烹饪中都离不开葡萄酒、奶油和橄榄油。

王耀祺大厨师烹饪的意菜(晚餐)菜单如下:

头盘:冷菜,火腿香肠、沙拉或腌蔬菜。热菜,煎、炸菜式,如炸鱿鱼。亦可拼盘。

第一道菜为汤、意粉或烩饭。

第二道菜为主菜,均为以烧烤或油炸的海鲜或肉类,享用时可随意加点盐与橄榄油。

意菜中的素食不多,蔬菜主要担任主菜伴碟的配角。如有需要者也可以向厨师提出要求。

然后是甜点。在吃甜点前通常可以多点一份芝士。吃过甜点后可以点咖啡、红茶或餐后酒。



主灶起士林



在中国人眼中的西餐其实是一种泛指,西餐中法餐、英餐、意餐、德餐、俄餐等虽均为西式美食,但却各具特色。

在天津开埠初期,外国商人纷纷涌入。在外商中,最占优势地位的要数日、英、德三国的商人。

英国商人实力很强,如环球饭店、英国马场等均为英资。但到后来则缺乏热诚勤奋的勇气,实际事物大多依靠买办进行措办,只是贪图社交上的享乐,热衷于打网球、乘马、游猎、赛马等游戏,夜间则聚集在俱乐部,沉溺于打台球和饮酒打牌,行坐奢侈,近乎偷安。

而德国商人则不然。他们热情而富有气魄,在各行业进行着惨淡的经营。或者依靠团体之力,或者依靠个人之手,远从本国将具有专门特长的技术专家派到中国调查本地所需,从而制造出的货物销路很好。德国商人对业务忠实勤奋,并且乐于结交中国人做朋友,再加之背后德国银行的支持,因而德企在天津发展得很快。德资起士林餐厅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了解天津西餐文化的人都很熟悉起士林餐厅的大名。它的招牌名菜、精美西点、幽雅布局,给用餐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士林不仅是天津开设最早的西餐厅,更是引领了西餐文化在天津传播的进程。

起士林供应的是典型的德国大菜:

冷盘:奶油、干酪、鲜鱼或罐头鱼、灌肠制品、火腿、鱼(肉)冻配洋姜、鱼(肉)拼盘、煮或烤的家禽、蒜烤猪里脊、红烧肉、煮舌头、沙拉、稀奶油、酸奶、鸡蛋沙拉、半烹鸡蛋。

第一道菜:肉、鱼、蔬菜、米或豆类浓汤,家禽或野味汤,各种肉、米、通心粉和蔬菜等做的清汤,有摊鸡蛋和馅饼的鸡蛋清汤,家常面条鸡汤,肉或鱼做的稠辣汤,酸黄瓜汤。

第二道菜:煮或烤的鱼配土豆和蔬菜、焖或烤的牛肉、烤家禽或野禽、肉饼炸猪排、煎薄猪排、鸡肉饼、肉饼或炸肉饼、小香肠或短粗香肠配熬白菜、荷包蛋、摊鸡蛋以及焦烤菜肴。

甜食:新鲜水果、罐头水果、煮草莓或果冻、乳脂果汁冻、加水果汁和甜汁的露酒、布丁、苹果泥、冰淇淋、各色各样的点心。

此外,在进餐时,每人备有奶油。午餐一定要以黑咖啡或者是牛奶咖啡结束。午餐和晚餐都备有啤酒。水果、凉菜必须是冷的。

起士林的出现为住在天津的外国人增添了一个好去处。地道的手艺加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使得起士林在天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起士林又推出自己的拿手菜黄油焖乳鸽、德式牛扒、罐焖牛肉、红菜汤等,很受欢迎。

起士林除了供应德法大菜,其制作的精美糖果和面包也很有名。当时的天津外侨众多,对于西式面包、糖果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单靠从国外进口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况且面包等西点应当是现吃现做的,等漂洋过海而来的面包点心到来时,味道早已变得如同嚼蜡一般。因而阿尔伯特•起士林看准了商机,坚持精工细做,以品牌信誉,赢得了顾客的感情,打响了面包、糖果的品牌。起士林还走了红运。通过汉纳根与中国买办高星桥的帮助,拿到了一个很肥的大单,为驻守在京奉铁路沿线的外国驻军供应面包。这使得起士林业务剧增,在租界中声名鹊起。

之后,起士林因故得罪了法租界官员,被勒令3天内迁出法租界。无奈之下,阿尔伯特•起士林只好将店迁至德租中街的光陆电影院(今北京电影院)对面,重新开业,更名为起士林餐厅。

起士林新址开张后生意更加火爆,除了各国侨民和官员经常光顾外,天津的达官显贵对起士林也格外偏爱。袁世凯曾经包下起士林餐厅过46岁的生日。黎元洪过生日在起士林餐厅定做了一个1米高、直径1.1米的大蛋糕。此后,天津的有钱人每逢过生日都想到要去起士林餐厅定制蛋糕,撮一顿西餐,那被看作很有面子的事。

20世纪初,是天津起士林餐厅发展的兴盛时期。当时公司有5位德国人,中国雇员多达60人。他们的待遇比较高,所以很敬业。店里的高级厨师可以做正宗的大餐和西点。公司拥有的餐具同时可供2000位客人使用,牛肉、奶酪、做面包和蛋糕的原料,都是从新西兰、中国香港运来。店内不仅经常客满,公司还派出厨师、侍者上门给侨民、大公馆去做派对。曾经有段老电影资料记载:“起士林西餐店的门脸、店堂进进出出的中外绅士淑女们……拥有400个座位的屋顶花园、三人小乐队、大派对的豪华场面……镜头转向了面包房,戴白色高帽的厨师们在忙碌,烤炉跟前有七八个中国赤膊大汉,轮流用丈把长的工具把面包运进运出……”反映了当时起士林的盛况。

1933年后,起士林餐厅几经易主,店主先后在天津的长春道(天祥后门),以及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开了分店。店主的后人描述道:“在那个时候,凡是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起士林的。居住在天津、北京、上海的欧洲人家庭,写信给国内的亲人朋友,也常常提到去起士林用餐、聚会的事情。”

德国在二战中战败。1947年8月23日,起士林餐厅作为战败国资产被接管。店主罗伯特•托比希一家被限时离开。起士林餐厅被接管者改名(习惯称起士林)。起士林大楼的现址,1949年前叫维格多利餐厅,由俄籍犹太人开办,由中国人经营,专营俄式、法式西餐。维格多利前身——义和顺西餐厅因与老起士林店相距不远,互相竞争激烈。1949年后,起士林整合了几家西餐厅迁到现址的大楼内,恢复了起士林的店名。

1947年,王耀祺来到起士林作高级厨师,把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受欢迎的俄式大菜上。

当时,起士林餐厅坐落的小白楼一带聚集了大批的俄国侨民。虽然当地有白俄经营的狄更生道(今徐州道)上的太平食堂和天津食堂,董事道(今曲阜道)、大光明渡口的华富林食堂,但只是供应一菜一汤,面包、咖啡免费。在大沽路与狄生路拐角的大成西餐厅也经营俄式大菜,但都规模不大,满足不了侨民对俄式大菜消费的需求,于是起士林的俄式大菜成了津门名牌。

俄罗斯人的烹调技术也是比较高明的。俄式大菜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不仅色美味鲜,品种繁多,而且烹调方法也与众不同,多用煎、煮、焗、炸、串烧和红烩。调味品特别重用酸奶油,甚至连沙司和某些点心中也要加上一点。酸奶油不仅味酸、多脂肪,而且富有营养,能增加食欲,还可以帮助上色。所以俄菜中许多肉类一般要抹上一些酸奶油后再行烤制。白脱黄油使用的也比较多,许多菜肴烹制完成后,都要浇上一些白脱。

俄菜以面包为主食,以肉类、鱼类、禽蛋和蔬菜为副食,肉类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

俄菜要配黑麦面包、白脱黄油、酸牛奶、酸奶渣、西红柿、酸白菜、酸黄瓜、咸鱼等,还要上生吃腌鱼片和腌肥肉片,特别要有鱼子酱(不吃墨鱼、海蜇、海参和木耳)。

俄菜的午餐和晚餐都比较讲究。各种菜肴都要烧得比较透(不吃带血水的肉类和毛蚶),鸡蛋要吃嫩的。无论是午餐和晚餐,都要上各种浓汤,如红菜牛肉汤(俗称罗宋汤)、猪肉汤、鸡汁汤等。冷盘小吃也很讲究,每餐中间吃冷盘的时间比较长,久不撤盘。

俄餐要配伏特加和啤酒。红茶要加糖和柠檬,不上绿茶、葡萄酒和柠檬汽水,但要上酸牛奶。

王耀祺根据多年做西餐的经验,很快地掌握了做俄菜的秘诀——“五大领袖”“四大金刚”“三剑客”的制作。

“五大领袖”是指俄菜中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四大金刚”是指圆白菜、葱头、胡萝卜和甜菜,“三剑客”是指黑面包、伏特加、鱼子酱。王耀祺认为,熟练地掌握了以上要领,就能烹出一手地道的俄式大菜。

俄式菜中的外形花哨的甜面包是用作茶点食用的,只有微咸的罗宋(俄罗斯)面包才算是主食。对此,上海人称其为“罗宋”,哈尔滨人称其为“列巴”。王耀祺掌握了用硬小麦和强小麦做面包的技法,做出的面包非常筋道,干了也不掉渣。做“列巴”已成为天津起士林的特色产品,至今,人们去浙江路的起士林,仍然可以买到正宗的“大列巴”。

配面包吃的要有鱼子酱。俄菜的鱼子酱有灰(明太鱼)、红(鲑鱼)和黑(鲟鱼)三种,灰的口味重,红的太腥,黑的最妙为上品。对俄菜来讲,吃面包时抹上王耀祺做的黑鱼子酱和黄油那是难得的享受。

王耀祺摆俄式大菜,可以摆出酸黄瓜、腌渍菜、沙拉、香肠、奶酪、鱼冻等几十个品种的凉菜。然后上汤,如红菜牛肉汤、白菜汤等。晚餐通常不上汤,凉菜后就上正菜,一般是烧烤的鸡鸭鱼肉。

正菜吃过,撤去刀叉菜盘,端上大蛋糕或甜馅饼以及果酱、巧克力、水果和冰淇淋。此时顾客可以随意要面包。接下来就是一壶浓茶。不过,俄餐也从善如流,到了后来,不论是中国饺子、德国香肠、英国牛排,还是鞑靼羊肉串、乌克兰红菜汤、法国奥利维耶色拉,也统统地收入了俄国大菜的菜单。

起士林餐厅的红菜汤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闻名遐迩的。红菜汤是俄式大菜中很有名气的汤菜,系出自沙皇的宫廷。此菜色泽粉红悦目,奶白飘香,油脂大,味香浓,既美味,又增加人体热量。味感入口酸甜,略带咸味,令人百吃不厌。红菜汤之所以流传至起士林,是因为曾有位俄国厨师入盟起士林。后来经过王耀祺等厨师不断地实践、探索,红菜汤成为起士林的招牌名菜。



辉煌利顺德



王耀祺身怀绝技,在1949年后到了大名鼎鼎的利顺德大饭店担任西餐主厨。

在天津,要吃西餐,首选是起士林和利顺德。但是两者又不一样。起士林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天津的外籍侨民和“西餐圈”的社会人士,而利顺德则主要是接待国内外政要和社会名流。

利顺德的餐饮服务设施功能非常齐全。它拥有装饰豪华、风格各异的宴会厅、功能厅、会议厅及中西餐厅,总餐位近一千个。略去中餐厅不谈,单就可以开西餐宴会的场所而言,就有若干个豪华场所。

泰晤士宴会厅,为19世纪英式宫廷风格,古典高雅,可以容纳40—60人用餐,并设有风格迥异的6个雅间和贵宾休息区;马可波罗西餐厅,为英式古典建筑风格。有百年历史的拱形玻璃穹顶、老式吧台、储酒木桶,别具一格,客人可以尽情品尝欧陆美酒佳肴;白金汉宫宴会厅,被誉为“津门第一厅”。系英式豪华装修,古典高雅,富丽堂皇,橱窗内陈设着饭店的百年文物,历史文化气息浓郁,可容纳60—100人用餐;温莎厅,厅内开阔通透,装修豪华,是举办宴会的佳所;维多利亚多功能厅,色调明亮清晰,设施齐全,可容纳150—200人的酒会。

鉴于利顺德的文化气场,曾经得到了清代皇族的赏识。慈禧太后在1896年赏赐给利顺德饭店股东德璀琳的一品顶戴花翎,如今仍珍藏在饭店的白金汉宫宴会厅内。末代皇帝也慕名而至。在1925年至1931年溥仪在天津寓居期间,每隔几天就要到利顺德“传旨”进“御膳”或者享受西餐冷饮。饭后和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一起跳舞,然后是喝茶听音乐。现在大厅中陈列的由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20世纪初生产的留声机,就是当时专供溥仪听音乐用的。

王耀祺来到利顺德当西餐主厨,首先了解了饭店经营西餐的脉络,以便传承其优势,再结合客人的消费需求及自身的技艺特长,使得利顺德的西餐大菜精益求精。



独树一帜



利顺德是最早由英国人建造和经营的饭店,开始的时候,根据接待对象的需求,没有中餐只有西餐。由于利顺德接待的大都是各国首脑政要、名流巨贾,所以利顺德的西餐大菜要适合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较高的档次。初期饭店聘用的厨师都是英国人。厨房器皿餐桌、餐具都是专门从英国定制的名牌。西餐大菜所用的原料、制作、口感、造型、颜色都要求严格,所以利顺德的西餐正宗不但在中国有名,而且蜚声欧洲。

做出正宗的西餐,难不倒有多年做西菜经验的王耀祺。他不但能做英式、德式、法式、意式、俄式5国西餐,而且能用流利的外语和客人对话交流,听取意见,不断改进菜品的质量,所以很受客人欢迎。

王耀祺设计的利顺德菜单:

早餐有煎鸡蛋、煮鸡蛋、牛奶、咖啡、桃酱、面包、各式各样的饼干、布丁、甜点、苹果派、香蕉派、煎火腿等。

正餐“头盘”(头盆)或称开胃菜,即主菜前的前菜。冷碟为西式泡菜、黄瓜沙拉、蔬菜沙拉、三明治、哈密瓜火腿、龙虾、鲑鱼、鱼子酱等;热碟有白汁芦笋、鹅肝、蜗牛等;还有苹果派、香蕉派、桃酱、面包、各式各样的饼干、布丁、甜点等。

接下来是羹汤,分清汤、浓汤两种,都是用肉熬的上汤。清汤是滤去渣,浓汤则调成稀糊状。王耀祺的汤还有红菜汤、奶油蘑菇汤、俄式饺子汤(用鸡蛋和面)、面条汤、奶油燕麦粥等。

王耀祺的典型拿手大菜是马奈斯鱼、黄油鸡卷、虾卷、烤火鸡、烤乳猪、铁扒鸡、面条鸡、烤冰激凌、栗子粉花篮等。

最后上甜点及水果,配以咖啡和奶茶,必备面包和黄油。

别看这看似简单的菜式,它却凝结着王耀祺的心血。王耀祺是将利顺德的西餐当作一种文化去传承的。

中餐与西餐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中餐是以养生为目的,以美食为载体,其精髓是精、美、情、礼。中餐的原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调料可以是一样或多样,步骤可以是一步或多步,最终是要五味致和,达到一种和谐。这一切讲究的是度,即整体的配合。中餐烹饪背后体现着一种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支持。根据这种辩证法思维的指导,烹饪菜肴的过程,一切以菜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为度,在度之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富于统一和变化。以调味为例,人们可以从化学味觉角度尝出咸、酸、苦、甜、鲜来;从物理感知的角度感觉出脆、嫩、细、酥、软来;还可以从化学、物理和心理的角度品出丰、腴、爽、适、舒来。中国的八大菜系尽管基本规律相同,但一个菜系一个味道,甚至一个厨师一个味道,多炒一铲则老,少抖一次则嫩,追求的是火候,妙就妙在这个“模糊”上。

而西餐则不同,西方烹调更倾向于科学性、营养性,这种倾向使其日趋机械化与规范化。作为烹饪技艺,西餐自成体系,特点鲜明,讲究营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西餐注重礼仪,能使消费者领略异国情趣,增进文化交流与了解,促进友谊;作为一种饮食服务,西餐强调文化品位、服务质量、环境氛围。此外,西餐还在快餐标准化等方面具有许多新观念、新做法,值得中餐借鉴。

经过深入研究,王耀祺首先在西餐常用原料上下功夫,严格而仔细地选料,毫不含糊。

从常用原料上讲,尽管西餐和中餐大体相同,但是重点不同。比如畜肉,中餐多用猪肉,而西餐则大量使用牛羊肉。对牛的全身,除皮骨外,王耀祺则按照不同的部位,如头、舌、牛腩、里脊、牛柳等运用不同的烹法,烹出各种菜肴,更精选里脊做牛排和牛肉扒。王耀祺选用牛肉也非常严格,要用进口肉和牛仔肉。所用牛肉在宰杀后,经冰冻半月左右再做处理,这样的牛肉烹出菜来无血腥味而且清香鲜嫩。王耀祺运用烧烤、铁扒、煎炸、焗烩多种技法,根据不同客人要求来烹制牛肉:有的要七八成熟,有的要三四成熟或生吃,有的则要烤得十分酥烂,因人而异,视席而变。

在禽肉中,西餐视火鸡为名贵原料,特别是圣诞节和新年除夕,火鸡是必备的原料。鸡在中餐里使用广泛,而在西餐中,鸭和鹅的身价要比鸡还珍贵,因其体大肥硕,味道浓郁,所以经常使用于高级筵席。而王耀祺却精做禽菜,无论鸡、鸭、鹅菜,他都非常拿手。

王耀祺还善于用海产原料烹菜,如比目鱼(偏口鱼)、鲑鱼(大马哈鱼)、鲳鱼(平鱼)、鲈鱼、黄鱼、加吉鱼、鲟鱼、石斑鱼和大虾(对虾)、龙虾等。王耀祺多用海鱼是因为其鱼骨大而刺少,方便食用(河鱼虽然鲜美,因小刺过多,不便于上大席)。但对于刺少、细嫩、鲜美的河鱼,也常用于烹菜,如用鳜鱼做炸鳜鱼、奶汁鳜鱼等。

王耀祺用来烹菜的蔬菜品种很多,主要有土豆、黄瓜、番茄、胡萝卜、葱头、红菜头、菜花、圆白菜、生菜、芹菜、菠菜、豌豆等。这些蔬菜虽然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购买,用不着进口,但王耀祺都对采购的人要求很严,精益求精,如不符合要求便执意更换。

西餐烹制中还需要不少不可或缺的辅料,如奶皮、西餐面酱(做汤汁的调味品)、鱼鳔(精制胶、用于凉菜)、沙拉酱(蛋黄酱、用于拌菜)、清豆油(用于炸、煎原料)、少克汤(经过烤制的牛、羊骨和牛、羊、鸡肉煮的汤,用于各种汤菜)、麦片(燕麦蒸制,用于做粥)、小麦芯子(小麦碎块)、通心粉(用于汤菜,做主料或配料)、粗细面包渣(用于煎、炸热菜)、纸上饼干(将蛋糕糊滴在硫酸纸上,烤制的小圆饼干,用于甜菜做配料)、香叶(桂树叶,用于烤菜或汤菜做调料)、槟榔(做调料)、柠檬(汤菜配料)、黄鱼骨(鲟鳇鱼煮熟去肉剩下的软骨,用于热菜、汤菜的配料)、青果(橄榄果,可蜜饯、盐藏,用于汤菜做配料)、香菜根(荷兰芹菜,用于汤、菜配料,亦可做装饰)、西餐姜(又名辣根、洋姜,用做调料)、红豆(用于甜菜配料)、黑枣(又名黑李子、洋李脯,用于汤菜配料)、嘎必里茨(一种马槟榔属植物的花蕾或嫩浆果的腌渍罐头制品,用于做酱和汁的调味品,也做汤菜的配料)。

王耀祺还擅长调制各种少司。少司是外语的译音。它是西餐菜肴中常用的一种汤汁,不同的菜肴要配不同的少司。少司的种类很多,根据稀、稠和口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冷少司和热少司。热菜用的少司还可分为浓、薄、稀、清四种。

王耀祺制作浓少司时,一般是用油炒面,炒到发出香味后,冲人适量沸汤或沸牛奶,用棍条旋搅成糊状,然后再加入各种调味品调配而成。成品色泽白色,为制作多种少司的基本少司。若在炒面粉时加人番茄酱一起炒制,便可制出红少司。基本少司与红少司一般用于菜肴的浇或煨。浇是把少司浇在成品上食用;煨是用少司煨半成品,然后把半成品放入烤箱里进行烤制。王耀祺用此法制做奶油烤鱼、烤拌菜等菜肴。

薄少司,顾名思义是要比浓少司薄些。王耀祺用此来烩菜等,如做红烩鸡、烩牛肉等。王耀祺制薄少司是将炒好的面粉加入主料的原汁而成。烹菜时,将少司再倒回烩锅里,使菜肴的主料挂匀少司,至浓度合适为止。此时少司的作用是使菜肴滋味醇厚,汁浓味厚。王耀祺也用薄少司来煎制食品,如煎猪肉饼等。稀少司被王师傅用来烤制熟的食品,方法是以主料的原汁加烤骨汤,再用油炒面粉调成适当浓度制成,多用于烤鸡、烤猪肉等。清少司是用原汁加清汤或烤骨头汤以及各种酒调配而成,王耀祺用于制作法式烤牛外脊、烤火腿等菜肴。

王耀祺对西餐的辅料非常重视,有些辅料、调料,他要亲手调配与制作。比如,他能调制出口味各异的几十种沙拉。而且餐桌上的咖啡,他从来不用买来的咖啡粉,而是用咖啡豆亲手磨制,以保证质量。

菜肴的标准化是西餐的特色之一。标准化使得菜品的制作趋于简明,质量则更有保证。王耀祺在烹制菜肴中非常重视西餐标准化的概念。比如他在制作苹果派时,坚持使用量杯、量匙等度量工具。他做了几十年的西餐,难道还拿不准一道小小的苹果派吗?不是,他这样做是保证菜品的质量,也是保证王耀祺的西餐大菜绝对正宗,毫不走样。



誉满津门的招牌大菜



王耀祺创造了利顺德大饭店的金字招牌大菜,享誉中外。

马奈斯鱼。

主料:鳜鱼或青鱼。

制法:英式大菜。煮鱼,难度在掌握煮鱼的火候。然后将芹菜、胡萝卜、洋葱头煮熟后摆盘。最后,浇以自己调制的马奈斯(蛋黄酱加奶油)。

特色:酸甜口味,好吃好看。

黄油鸡卷。

主料:鸡胸肉、黄油。

制法:将鸡胸肉片开,用胡椒面、盐腌制,包上冷冻的黄油,沾鸡蛋液、面包渣,然后过油炸。再用炸过的面包片为托架,配上胡萝卜、芹菜、炸土豆条成菜。

特色:酥香咸香。

黄油虾卷。

主料:大虾(对虾)、黄油。

制法:将虾从中间剖开,去掉虾线,用厨具拍子把虾拍平(不能拍破)。然后用胡椒面、盐进行腌制,用虾把冷冻的黄油包在里面。沾鸡蛋液、面包渣,过油炸(注意黄油经热会化了,但不能流出虾外)。造型是让虾的尾巴露出来,成形像一只玉米棒子。

特色:外形美观,味道咸香酥脆。此菜烹制难度很大,非常受外宾欢迎。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外宾到利顺德用餐,常常点名要吃王耀祺做的这道菜。

烤火鸡。

主料:火鸡。

制法:用进口的火鸡制作。欧洲产的火鸡,个头大,肉质细嫩,但纤维较粗,须烹制得法才好吃。先将火鸡宰杀去毛,开膛洗净,之后用威士忌酒腌制。然后烤制成菜。

特色:外脆里嫩,酥香咸香。

王耀祺师傅不但能做西餐大菜,还擅长做西餐甜点。他所做的甜点种类很多,如:

卷筒蛋糕。

原料:鸡蛋、白糖、盐、蛋糕油、牛奶、低筋粉、色拉油。馅心用鲜奶油或果酱。

制法:先将原料制成蛋糕糊。然后放入烤盘,上火230℃,下火200℃,烤制8分钟。取出后抹果酱卷制定型。用时切片。

特色:香甜柔软,富有弹性。

面包圈。

原料:低筋粉、黄油、白糖、盐、土豆泥、奶粉、鸡蛋、泡打粉、糖粉等。

制法:将熟土豆泥过筛。黄油、白糖搓化,分次加入鸡蛋搅匀,放入奶粉、盐、泡打粉、低筋粉、土豆泥,加温水和成面团,然后成型为圆圈。醒发。用180℃油温炸成金黄色。捞出后面包圈表面沾糖粉。

特色:香甜暄软。

曲奇。

原料:低筋面粉、鸡蛋、白糖、黄油。

制法:将黄油和白糖搅打至蓬松,加入鸡蛋搅匀,再将面粉筛人黄油蛋糊内调匀。将面糊放入带花嘴的裱花袋中,烤盘内铺上油纸,将面糊挤成花形饼。然后放入烤箱内上火170℃,下火180℃烤制15-20分钟。

特色:松脆香甜。

苹果派。

原料:水油皮:中筋面粉、黄油;油酥面:低筋面粉、黄油;馅心:苹果、葡萄干、白糖、白兰地酒、鸡蛋。

制法:先将中筋面粉加入黄油与水和成面团备用。用低筋面粉加入黄油搓成油酥面备用。将苹果洗净,去皮,去籽,切片,锅内点油,放入苹果片、白糖,炒至黏稠(熬果酱时,要用不锈钢锅或铜锅,防止氧化,用小火熬)。然后放入洗净的葡萄干,倒入少许白兰地酒拌匀出锅。

将和好的水油面皮擀开,放入油酥面,包起后,擀成长方形,折叠再擀成长方形,再左右向中间叠折,擀开再对折,擀成长方形,去掉四边。将以上半成品切成5厘米的长条状。条上抹上蛋液,放入苹果馅,表面再盖上一层水油皮,将两边压实,表面再刷上蛋液。入烤箱,下火180℃,上火200℃,烤制15—20分种。

玉米布丁。

原料:低筋面粉、细玉米粉、黄油、白糖、鸡蛋、果脯、泡打粉、白兰地酒。

制法:将黄油加入白糖搅打至蓬松,分次加入鸡蛋再搅拌均匀。放入切碎的果脯,倒入白兰地酒、泡打粉、低筋面粉、细玉米粉搅拌成蛋糕糊。倒入布丁纸杯中(八成满即可),放入烤箱内,上火170℃,下火180℃,烘烤20分钟。

特色:口感松软,甜香味浓。

葡萄干酥饼。

原料:低筋面粉、黄油、鸡蛋、奶粉、白糖、小苏打、葡萄干。

制法:将黄油、白糖搓化,加入鸡蛋搓匀,再加人筛过的面粉、小苏打、奶粉和葡萄干,用叠压的方法将以上原料和成面团。将面团搓条,下剂,团成圆饼状放入烤盘内,表面刷上蛋液。将烤盘置入烤箱,上火200℃,下火180℃,烤制15—20分钟。(黄油和白糖搓匀,鸡蛋分次放。)

特色:香甜酥脆。



用西餐传递友谊



王耀祺在天津的西餐界是很有威望的。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被政府聘为西餐的考评员,是天津西餐界的权威人士。在利顺德大饭店,凡是有重要的接待任务,也总是由王耀祺出头担当重任。

1958年,毛泽东视察天津新立村,利顺德大饭店承担了供餐任务。王耀祺挑灯夜战,仅三明治就做了一夜,保证了给首长和随行人员、各国的农业专家、各国记者每人都能吃上一份。不仅如此,凡是天津的重要涉外活动,都要聘请王耀祺前去主灶。几十年来,他接待过欧美各国代表团、商务考察团,去过外国人下榻的宾馆,去过饭店、招待所、机场、部队去做西餐,次数数不胜数。但是无论是大型酒会还是小型商务会谈,王耀祺都能计划得特别好。中餐做菜讲究汁芡,西餐则讲究应用香料调出的不同少司。红色的、白色的、咖喱的、番茄的,不同的菜配不同的少司,好吃又好看。王耀祺每次接受任务都能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客人的饮食习惯,从宴会设计,确定菜单到准备食材,考虑得周到,准备得细致,制做出的菜肴和甜点精美。所以总是得到客人的好评。

王耀祺的烹技不但在天津的知名度很高,而且在中国西餐界享有盛誉。

鉴于王耀祺在中国餐饮界的威望,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他曾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请到北京,参加国宴或接待各国贵宾及民间艺术团体的接待任务,制作精美的西餐传递中国人民的友谊。1959年国家举办国庆十年大庆,王耀祺应邀负责大型酒会西餐点心的制作。王耀祺精心为国宴制作了面包、甜点、苹果派、香蕉派、曲奇、布丁等,各种不同而精美的西餐点心,技惊全座,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然也得到了总理的表扬。

有一次在招待柬埔寨贵宾的宴会上,王耀祺为西哈努克亲王做了马斯板糖。此糖乃是西餐中最高级也是最难做的糖果,只出现在高级宴会上。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要将杏仁加糖粉用碾子压碎成泥(两者比例适当,多了少了都不行),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捏制成苹果、香蕉、梨、草莓、胡萝卜等不同水果与蔬菜的形象。成品犹如工艺品,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不但好看好吃而且可以在常温下保存15天。在场的亲王夫人看后,爱不释手,十分赞赏,竟请求带回去收藏。




大师厨艺 后继有人



作为天津西餐界权威的王耀祺在业界是位厨艺厨德兼备的大厨师。他为天津的西餐界不但留下了马奈斯鱼、黄油鸡卷等一批名菜和精美甜点的制法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为业界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的西餐烹饪大师,为天津的餐饮西餐业的后继有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佼佼者,要数主厨利顺德的耿福林。

耿福林从师于名厨荣益海,也从师王耀祺学习西餐和甜点,使其成为能兼通中西大菜和甜点的烹饪大师,也是天津市唯一获得金绶带奖的国际烹饪大师。

根据耿福林的回忆,王耀祺对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湛,对徒弟也是认真负责,倾心把厨艺传给后人,他自己就跟王耀祺学了不少的东西。

耿福林说:“王师傅有道名菜叫烤冰激凌。此菜的制作难度很大。利顺德用的冰激凌不能从市场上去买现成的,而是要自己动手制作。制作时,是用冰兑好配料放到木桶中摇动,桶被摇转发生摩擦就会摇成了冰激凌。每次制作,都是王师傅亲自兑料,然后让我这个徒弟去摇桶。当年我年轻力壮,不惜力气,但也摇出了满身大汗,王师傅看我累了,就帮助我去摇。

“王师傅做个蛋糕,把中间挖去,将冰激凌放到蛋糕模具里。用蛋清打出泡沫,加生粉兑好比例搅在蛋糕里,把冰激凌包上,像馒头一样,然后放在360℃的烤炉中去烤,进炉3分钟取出来。蛋清泡沫上撒有冰花糖,颜色发黄,冰花糖则化成了晶莹的水珠,非常漂亮。服务员用托盘上桌,客人用刀将蛋糕一切两半,里面的冰激凌竟然不化。客人吃着冰激凌,感到十分新鲜而惊讶。”

耿福林还学到了王耀祺的两个绝活:一是面条鸡。王耀祺的这道菜是用当年的公鸡。将俄罗斯洋葱头焯完切碎后放到鸡肚子里。外面用油酥面片切成条把鸡裹上,放到烤箱中烤,烤至面条金黄色酥脆,再浇上少司成菜。二是栗子粉花篮。王耀祺的这道菜用于大型酒会,上桌非常美观大气,但制作难度大。制作时,首先要熬糖,做成花篮模型,然后以栗子蒸熟后用糖搓成造型。再将橘子、苹果、山楂等水果做成糖蘸子放在花篮里。甩糖丝将整个花篮包起(此处的甩糖丝是关键技术。要掌握熬糖的火候,使糖丝像棉花一样软,像头发一样细)。上桌整个花篮金丝闪亮,非常壮观。

王耀祺对徒弟既热心又要求严格,他的弟子如今大都成了饭店的骨干,担起了传承西餐文化的重任。

西餐餐饮是一种文化,西餐厨师是创造西餐美食的灵魂。我们在回顾天津西餐业的发展史时,且莫忘了西餐大厨师王耀祺的卓越贡献。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