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天津市烹饪协会官网

首页 >> 津菜文化 >>津菜史话 >> 津菜文化|津城名品:杨村糕干
详细内容

津菜文化|津城名品:杨村糕干

说起天津地道传统小吃,你会想起什么?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今天跟你说一个软乎乎的美食,白白的身子,扁长条,一咬很香甜。它就是——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历时多年,经人口口相传。那么它到底是怎么产生又是怎么流传的呢?

1612324412317497.jpg

杨村糕干本是治病的药

谁都知道杨村糕干是吃食,但是很久很久以前,它还可以“治病”,您信吗?

传说乾隆年间,杨村杜家有个小孩,小时候没有家穷没奶吃。他的爸爸杨杜馥之就用面做糕给孩子填肚子。没想到孩子不仅没饱,这身体还吃病了。于是他马上翻查《本草纲目》,按照书中所讲,在面糕中放进了一些云茯苓粉和白糖,重新制作后喂给了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的身体才渐渐好起来了。

后来杜馥之听人说,如果用米面,营养就更加丰富了,于是,他就用这些材料搭配,制作成了名为糕干的食物。这种糕干,便于存放,即使是夏天,也不容易发霉变坏,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加上一点热水泡开了,小孩儿更爱吃,遂称为茯苓糕干。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皇家的耳朵里,到了道光年间,竟然进贡给皇帝吃。从此,顺着这条线儿杨村糕干的大名就传开了。

这治病的药糕变成了美食,从此杨村糕干的名声就打响了!

1612324429166766.jpg

杨村糕干火到了世界

杨村糕干不仅在武清杨村火,1915年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佳禾”铜质奖章,杜家的“万全堂”即以此奖章图样制成商标。

1958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曾品尝杨村糕干并加赞誉。2007年6月,杨村糕干制作工艺被纳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杨村糕干在天津站稳了脚,还扬名了世界!

1612324456327119.jpg

看似简单实则工艺精湛

杨村糕干的主要原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既大米、白糖、水。制作工艺也看似简单。

1.将选好的大米用清水泡胀,控去水分,上石磨磨成潮湿的米粉。

2.将红小豆洗净、晾干、磨成干面,与红糖、玫瑰酱、熟麻仁和剁碎的青、红丝搓匀成豆沙馅。另将松子仁、瓜子仁、桃仁、蜜桔皮青红丝切成碎块。

3.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在案子上,然后将潮米粉均匀地撒入。撒至米粉占木模厚度的1/3时,把豆沙馅均匀地撒上。撒至木模只剩1/3厚度时,将潮米粉再撒入。撒好后,用木刮板把米粉与模子刮平,再用小铁抹子抹出光面,用刻有细直纹的木板按压出直纹、撒上切好的多种小料,再用刀将糕干生坯切成40块。

4.拿去木模,将糕干生坯上蒸锅蒸约10分钟。见糕干没有生面、豆沙馅裂开时即熟。

据杨村糕干制作人讲,这正宗的杨村糕干完全是靠手工制作,而且对杨村糕干的选材也是十分的有讲究。大米要选择透亮的,这样磨出来的面才容易筛下去,口感才能细腻。

还要讲究收光,收光时一定要稳,才能保证糕面的平滑。蒸完的糕干用手踏(按)下去之后自动再起来,这个糕干才算是熟透了,才是正宗的杨村糕干。

在杨村糕干的制作工坊里,有老工匠,也有年轻的血液,他们都在为纯正的杨村糕干制作着,也是为咱们杨村糕干技艺的传承做着努力。

1612324479523802.jpg

杨村糕干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沧桑,不变的是天津人爱吃杨村糕干的心,天津人喜欢自家的产业,更希望自家的产业能发展的更好,就这样造就了杨村糕干的发展,改革和重生。更是造就了杨村糕干走向世界的影响!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77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